除无锡分公司外,武汉、郑州分公司也出现“跑路”传言,社交媒体上有大量维权信息。不过东易日盛其他多个分公司仍在照常直播运营,长沙分公司也发布了有序经营的声明。
今年以来,全国演出行业强势复苏。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315.4亿元,同比增长453.74%。作为中国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展现出非凡的韧性与活力。
11月16日至19日,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届时,一批上海领军演出机构、剧场、院团将集中展示最新创作动态,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同行推介口碑市场俱佳的作品。多位参展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演出场次、观演人次、票房收入较往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多个热门剧目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与此同时,剧目创排不断,既有经典再现,也有原创剧目孵化落地。
可以看到,文化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剧场业态不再局限于提供单一的演出服务,还增加了艺术教育、文创展览等多元功能。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进步,体验式消费的兴起,演出内容与旅游目的地深度融合,舞台艺术正不断拓宽边界。
与实景园林融合的沉浸式演出、突破镜框式舞台的小剧场互动演出等多元形式涌现,草坪、外滩等户外空间也可以是绝佳的演出场景,新兴的演艺形式正充实着市民的精神生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舞台艺术学会名誉会长韩生向第一财经表示,今天的戏剧空间、舞台艺术进入了传统概念无法完整概括的转型阶段,而上海正是各种文化实践的前沿现场:故事不断发生,艺术无处不在。
集中展示精品力作
本届文博会上,各大演出机构将围绕院团特色布置展台,以多元形式展现沪上演艺行业最新动态和创新成果。
此次文博会上,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SMG LIVE)将携旗下上海歌舞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杂技团、上海滑稽剧团、上海木偶剧团、上海轻音乐团及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带来2023及2024演季的重点演艺项目。
第一财经记者从SMG LIVE了解到,此次展区以集团“立方体”品牌标识为衍生设计,通过剧照墙及海报屏风结构,向观展观众展示各类剧目。作为全国演出门类最全的演艺集团,此次展区陈列的“SMG LIVE出品”涵盖音乐剧、话剧、浸入式戏剧、演唱会、音乐节、滑稽戏、杂技、舞蹈、交响乐、轻音乐、木偶剧等,包括多个现象级演出,例如音乐剧《剧院魅影》《音乐之声》《爱情神话》,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杂技剧《战上海》《天山雪》,舞台剧《觉醒年代》,大型话剧《英雄儿女》,都市喜剧《宝兴里》。
其中,原版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时隔八年再度来华,将于2023年11月22日至12月10日登陆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刚刚收官的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巡演在半年中走过9个城市,完成159场演出,共计17万余人次观众在剧场观看了这部作品,该剧以强大的卡司阵容、优异的制作质量打动了无数观众。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将携所属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以及上海宛平剧院、长江剧场共同亮相展会。展台以古典雅致为设计基调,融合新中式元素,巧妙设置的翻转海报架和结构重组的“戏”字,将为观展增添亮点。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为使戏曲艺术更好地适应市场化道路与多样化发展,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尝试将戏曲文创融入展会。在前几届展会上展示的“宝哥哥”头像T恤、京剧脸谱帆布袋、“长生殿”书签、“初心”系列宣传品等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本届文博会上将推出“看戏QU”系列宣传品,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创新元素。
展陈内容还包括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品牌项目“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演艺大世界·东方之韵”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演出季,汇聚各院团经典佳作和新创剧目,如上海京剧院的海派经典连台本戏《七侠五义》、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上海昆剧团的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昆剧全本《牡丹亭》、上海沪剧院的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丁派经典传承剧目《罗汉钱》,上海越剧院的青春版《舞台姐妹》、经典越剧《红楼梦》,上海淮剧团的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原创淮剧《火种》,上海评弹团的中篇评弹《战·无硝烟》、评弹《繁花》以及演艺大世界区域内上海长江剧场、宛平剧院的剧场掠影。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展示的剧目包括上海歌剧院正着力打造的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讲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传世经历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上海芭蕾舞团打造的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和《歌剧魅影》。上海民族乐团推出的音乐现场《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
剧场方面,上海大剧院创新打造“东方舞台美学”节目品牌,先后推出昆曲《浮生六记》《重逢<牡丹亭>》和舞剧《白蛇》等三部曲作品,以及成为演出市场爆款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打造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并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仪式用剧场的方式带入当代,推出音乐舞蹈剧场《水腔》。上海文化广场在“2023年末演出季”推出英语原版音乐剧《曾经》、法国原版音乐剧《唐璜》等海外经典原版大戏,着力推动原创华语音乐剧孵化,为中国原创音乐剧持续输出优质原创剧目及音乐剧创作人才。
舞台边界拓宽,新空间反响热烈
本届文博会上,多个具有前瞻性的论坛和活动将同步推出,比如长三角演艺创新论坛——数字化与新体验等,论坛将邀请专家学者与知名企业家代表参加,分享行业前沿动态和最新理论成果,回答业界对文化产业的关切,举办“长三角演艺创新论坛—项目发布对接会”等活动,提升长三角文博会对各地文化产业企业、消费者、地方政府、学界的专业化服务。
韩生在策划长三角演艺创新论坛时发现,今天舞台美术的外延已经从传统戏剧、电影、电视剧拓展到新媒体乃至生活领域、市政工程,舞台的边界变得非常庞大,难以划分。
在韩生看来,这是因为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整体转型,文化旅游成为人民群众的刚需,演出则成为特别重要的旅游要素,“艺术通过文化旅游再一次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舞台与社会生活形态紧密相连”。这也映证了当代艺术先驱约瑟夫·博伊斯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
在韩生看来,过去人们倾向从观念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而今天恰恰进入了“艺术空间和生活空间高度一体化”。据了解,演艺创新论坛上将推介来自内蒙古、山东等全国各地的六个案例,特点在于能够因地制宜,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直接关联,具有可复制性。
随着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传统剧场也在思考演出之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上海宛平剧院、长江剧场总经理夏天告诉第一财经,本着打造“家门口的大剧场”“闹市区的小剧场”的定位,宛平剧院自2021年开台以来,聚焦戏曲经典,首推戏曲驻场概念,以沉浸式场景再造和经典剧目演绎相融合,竖起“听戏看戏来宛平”的文化新地标形象;同时面向全国吸引众多优秀地方戏曲登台,参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白玉兰奖”优秀剧目展演和评奖剧目展演等,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另一方面,它也积极引入其他形式的文艺项目,拓展剧场功能,吸引Z世代。长江剧场方面,全年上演150场的驻场音乐剧《致命旋律》正是时下潮流的沉浸式演出,为人民广场“闹市区”的观众提供互动式观演体验。
今年以来,宛平剧院在经典戏曲方面推出了昆剧《拜月亭记》、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沪剧《红灯记》《碧落黄泉》等,“盛世越章”系列、纪念宗师系列、小剧场戏曲系列等,集中展示戏曲各流派、各行当的经典传承和“双创”发展;引进话剧《人世间》《火锅江湖》,小剧场话剧《枕头人》《丽南山的美人》《一只猿的报告》等,参与电影大师展、电影国别展和202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座率表现出色。举办瓜哥、辛西娅等热门脱口秀,反响热烈,开票即售罄。剧院打开白天大门,打造“大宛集”美育空间,推出戏曲美育小戏,开展戏曲美育导赏,研发推广“国潮手作”“戏曲梳妆台”等环境式美育项目,让戏曲走进当下生活,让国潮深入人心。
可以看到,丰富的演出剧目、演艺活动匹配剧场多功能文化空间,剧院演出和艺术服务多元发展,令剧场空间兼具温度和趣味,提升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联动长三角演艺资源
作为中国近现代以来经济发展最为繁荣、国际开放度最高、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长三角文化产业同样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为响应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发展,上海各大剧场、院团策划项目,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演艺产业合作创造契机。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积极搭建长三角一体化“戏曲纽带”,如主办“东方之韵·梨园武荟”长三角地区中青年戏曲演员武艺展示活动、“江南武荟·中华艺萃”专场武戏、长三角戏曲名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长三角联动项目,为艺术家、青年演员们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
上海淮剧团演出营销部主任章聆轩告诉第一财经,上海淮剧团每年都会在长三角地区推出巡演项目。今年已在嘉兴、太仓、宁波、盐城、泰州等地进行巡演,既有大型剧目,也有中小型原创新剧;2024年已开始洽谈将《火种》《金龙与蜉蝣》《琵琶寿》等重点剧目推广到长三角更多地区,并积极推动驻场项目、演艺活动的落地。与此同时,上海淮剧团每年都会联动浦兴路街道开展上海(浦兴)淮音艺术节,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借助淮音节的平台,联动长三角各地专业院团及戏曲爱好者,推动淮河流域和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繁荣,组织大中小型演出和接地气的群文类演出,让淮剧艺术真正走入百姓心中。
SMG LIVE方面,将继续以创意策划、原创制作为核心,置身于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大版图上,继续从上海出发,从长三角出发,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维和更多元化的格局出人、出戏、出精品,力争成为中国一流的演艺文化企业,为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注入动能。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方面,自去年6月加入由国家大剧院发起成立的世界剧院联盟,积极参与文化合作交流活动;去年10月参与中国-亚非演艺论坛,深化中国与亚非地区的演艺合作关系;同时通过构建上海文化艺术圈、长三角演艺圈、全国和海外演艺圈,为2025年即将启幕的上海大歌剧院集聚更广泛的演艺资源。未来,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将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借助演艺大世界集群优势,不断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葛怡婷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相关阅读 中证建行科技创新领先(长三角)指数正式发布 05-09 23:21 首批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案例发布在沪发布入选案例主要从长三角一市三省近年来获国际品牌认证认定的企业中遴选,具有强烈的标杆性,凸显了长三角品牌争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际化发展新成就。
05-08 16:15 年报观察 A股长三角年报:汽车地产水泥掉出“最挣钱榜单”,家居用品发力出海2023年,上港集团、上汽集团、海螺水泥掉出长三角A股公司净利润前十榜单
05-05 11:37 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将举行,亮点抢先看→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与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同步展开,将于5月13日至15日举行。
04-09 18:23 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正式成立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股票配资招聘,同时也是能源消费、碳排放高度集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区域。
04-01 11:2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